ENG  |    |
《汉语神学的滥觞——早期全球化时代的上帝之赌》
《汉语神学的滥觞——早期全球化时代的上帝之赌》
Proving God in Chin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Views of God in the Age of Early Globalization

纪建勋  (JI Jianxun)

978-988-8165-49-0
120.00
:384

书籍简介

提到「上帝」或者「天主」,今天的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儒家经典中在在皆是的「昊天上帝」,抑或儒佛道三教迄明末仍在共有共飨的「天主」,而是基督宗教共同崇拜的那个至上神God。中西上帝观的相遇,即是作为儒家文明之根的帝天崇拜与西方基督教系统神学的上帝论在古代中国的冲撞与融合。「中西礼仪之争」在一定程度上或许是失败了,「译名之争」引致的「上帝之赌」却意味着基督教在地化,尤其是神的名字中国化的成功,这是汉语神学的滥觞。提到「上帝」或者「天主」,今天的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儒家经典中在在皆是的「昊天上帝」,抑或儒佛道三教迄明末仍在共有共飨的「天主」,而是基督宗教共同崇拜的那个至上神God。中西上帝观的相遇,即是作为儒家文明之根的帝天崇拜与西方基督教系统神学的上帝论在古代中国的冲撞与融合。「中西礼仪之争」在一定程度上或许是失败了,「译名之争」引致的「上帝之赌」却意味着基督教在地化,尤其是神的名字中国化的成功,这是汉语神学的滥觞。

作者简介

纪建勋
复旦大学宗教学专业哲学博士。现爲上海师範大学国际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上海市浦江学者。主要研究领域爲中外关系史,尤其是基督教与中国文学文化关系、圣经文学、比较文学原理与方法。已在多本重要学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馀篇。

目录

献词

李序

杨序

第一章 绪论:早期全球化时代的上帝之赌与汉语神学的滥觞

一、迈向「核心问题」

二、上帝之赌:基督教神学的「世界历史性问题」与中国基督教史的新书写

三、汉语神学的滥觞:晚明中西上帝观比较研究的意义、现状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明末「天主」考

一、引言

二、论「利玛窦规矩」对「沙勿略方针」的承嗣与开新

三、利玛窦与「天主」:《天主实义》以及利玛窦的贡献

四、罗明坚与「天主」:「欧洲人在中国出版的第一本书」及其版本

五、范礼安、《葡汉辞典》、《中国诗集》与「天主」

六、上帝之赌:「天主」译名在晚明的流播、歧变及其影响

第三章 明末儒耶天论发微

一、从中国基督宗教传播史里的译名问题谈起

二、「译名之争」揭橥「两种哲学」与儒耶天论

三、「译名之争」与隐匿在「上帝」「天主」背后的中西经典诠释传统

四、馀论:译名之争与儒家的宗教性问题

第四章 汉语神学的滥觞:利玛窦的「帝天说」与上帝存在论论证

一、「帝天说」与利玛窦的发明

二、汉语神学的滥觞:译名还是证明

三、教父神学家:造生之天还是化生之天

四、「帝天说」与晚明中西上帝观的相遇

第五章 明末天主教Deus 之「大父母」说法考诠

一、中国式神名与「大父母」

二、《天主实义》与《圣水纪言》:「大父母」说法的提出

三、追根溯源:「大父母」说法的渊源

四、本色之探:东方的「大父母」与西来的「天主」

五、「大父母」说法与汉语神学的滥觞

第六章 明末天主(上帝)的存在论论证研究(上):方法与意义

一、工具论:「人禽之别」与「格物穷理」之重释

二、方法论:教义论证与理性论证之抉择

三、过程论:自然推理与自然神学之使用

四、类型论:驳论与认识论的论证及其对理学的修正

五、结语

第七章 明末天主(上帝)的存在论论证研究(下):在地化的讨论

一、同中之异:利玛窦的证明与阿奎那的五种进路

二、明末清初的「良能说」与普遍认可的论证

三、明末清初的「良能说」与本体论论证

四、明末清初天主(上帝)存在的「道德论证」与孟子思想

五、结语

第八章 谁的上帝之赌:帕斯卡尔与中国

一、谁的「上帝之赌」?

二、庞迪我「上帝之赌」与帕斯卡尔「打赌说」

三、帕斯卡尔与中国

四、「打赌说」、实用理性与中西语境中上帝存在的确定性问题

第九章 结论:明末「天学」之种种与基督教神名的中国化

一、上帝之赌的成与败:晚明大变局与早期「上帝全球化」

二、明末「天学」之种种

三、论基督教中国化与基督教神名的中国化

参考书目

后记一

后记二

Institute of Sino-Christian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