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blemgeschichte der neueren evangelischen Theologie in Deutschland: Von Schleiermacher bis zu Barth und Tillich
Problemgeschichte der neueren evangelischen Theologie in Deutschland: Von Schleiermacher bis zu Barth und Tillich
《近代德國新教神學問題史——從施萊爾馬赫到巴特和蒂利希》

Wolfhart Pannenberg
LI Qiuling

978-962-8911-68-4
215.00
:432

書籍簡介

《近代德國新教神學問題史》是潘能伯格多年講授近代神學史的講稿整理而成。本書以獨特的視角介紹和評析了百餘年的近代德國神學史。然而,這部著作的真正價值,卻不限於它介紹了一個又一個博大精深的神學體系,而在於它處處體現出的問題意識。近代德國新教神學有其獨特的「過去」和「總體態勢」,漢語神學也是一樣。如何從一種不自覺的處境神學成為一種自覺的處境神學,是漢語神學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本書正正為漢語神學作了一個示範。

譯者簡介

李秋零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教授。著有《上帝.宇宙.人》、《德國哲人視野中的歷史》等。譯作有《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信仰的回答—系統神學五十題》、《神學與哲學》等。現為《康德著作全集》的譯者。

目錄

中譯本導言(李秋零撰)
前言

導論
近代地基上的神學史和系統神學
一﹑對神學學史的心趣
二﹑十九世紀德國新教神學史的出發態勢問題
三﹑作為框架條件的宗教政革後宗教戰爭的後果
四﹑近代世界中的神學
五﹑十八世紀末德國神學的特殊處境

第一章:施萊爾馬赫把神學重建為主體性的理論
一﹑演講《論宗教》中的宗教概念
二﹑第五篇演講中的實證宗教和基督教
三﹑一八00年以後施萊爾馬赫關於宗教和基督教的觀點中的變化

第二章:主體性在覺醒神學中的極端化及其驟變為權威原則
一﹑施萊爾馬赫與敬虔主義
二﹑覺醒神學
三﹑埃爾蘭根路德宗的新派神學
四﹑新約《聖經》神學
1. 較老的《聖經》神學:貝克
2. 尤里烏斯.米勒朝着一種新的《聖經》神學的轉向
3. 克勒論《聖經》和信仰經驗
4. 和好與稱義
5. 克勒對信仰的理解與弗蘭克和貝克的關係
6. 信仰對象中的歷史與趘歷史
7. 影響史的建構

第三章:里敕爾神學及其在赫爾曼那裏的覺醒神學轉向
一﹑里敕爾
1. 作為里敕爾神學主題的基督教在其歷史中的連續性
2. 上帝之國﹑稱義與和好
3. 里敕爾論歷史上的耶穌的意義
二﹑赫爾曼
1. 赫爾曼的神學奠基
2. 倫理學與宗教:赫爾曼的倫理學的陣立過程
3. 批判的思考
4. 作為「信仰的根據」的「歷史上的耶穌」
5. 把歷史上的基督的標準撤回到道德經歷
6. 向辯證神學的過渡

第四章:上帝中心論的轉向及其在辯證神學中的激化
一﹑舍得爾的上帝中心論神學
二﹑巴特走向辯證神學之路
三﹑巴特轉向以三一神學重建教義學
四﹑辨證神學在布爾特曼那裏的解體
1. 布爾特曼與巴特的非歷史學的釋經的對立
2. 作為「辯證神學家」的布爾特曼及其通達生存論詮釋的道路
3. 前理解的疑難
4. 人類學的還原
5. 對於世界理解的後果
6. 把歷史揚棄為宣道
7. 上帝與世界的對峙的消解
8. 宣道的相對比
五﹑布倫納和戈加滕的神學人格主義

第五章:在思辨神學及其解體中對上帝教義的更新
一﹑巴特與思辨神學
二﹑黑格爾論宗教和基督教
三﹑黑格爾的上帝理念的疑難
四﹑從思辨神學到自由神學
1. 費爾巴哈把個體揚棄為本性
2. 鮑威爾將無限主體還原為有限主體
3. 集體的神人性
4. 人是其在上帝和在基督裏面的鏡像的生產者
5. 內在性神學和自由神學的產生
6. 普夫萊德勒和里普修論宗教經驗的心理學和它的真理性問題
五﹑歷史和宗教的真理性問題
1. 鮑爾論基督教的歷史
2. 普夫萊德勒和特洛爾奇論宗教和歷史
3. 神律:蒂利希論上帝﹑宗教和歷史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Institute of Sino-Christian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