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  
道風山的原始傳統和漢語神學

在中國基督教傳播史上,挪威傳教士艾香德(Karl L. Reichelt, 1877-1952)是一位頗具爭議的先鋒人物,因為他的宣教對象是中國宗教人士,其中尤以佛教僧侶為主。一九三○年艾香德在香港的道風山建立了一個宗教對談中心,旨為吸引中國的宗教人士上山訪談,傳播福音。在同一個山頭上,成立於一九九五年的「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在創立之初首十年同樣地備受各方質難,引發諸多爭論,因為我們的服務對象(請注意不是宣教對象)也是一個非比尋常的群體;就是中國學術界。艾香德曾於一九三八年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道風山的開創和它的工作」。這篇文章揭示當年的道風山工作主要由宗教研究院基督教叢林宗教文化事業部所組成,分別專責教學與研究、接待客旅與禮拜靜禱、出版與集會等工作。

因着艾香德與「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有不同的工作群體和宗旨,我們的工作形式有類似也有差距。

1.  艾香德作為一位北歐的傳教士,他以驚人的毅力和智慧掌握了運用漢語的讀寫能力,並努力以漢語思考和言說他所理解的基督化佛教。對於研究所來說,我們一直努力漢譯出版古今西東二千多年的基督教經典,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在漢語學界和漢語認信群體中以漢語來書寫、思考和言說基督教神學。

2.  一九三八年,道風山的「宗教研究院」大樓(即今天的雲水堂招待所)正式落成,旨為艾香德的傳教使命培育人材。今天的「研究所」在道風山上沒有研究院,但我們與內地十數所知名大學聯合培訓研究生和博士生,我們的目的不在傳教,而是培育基督教學術研究人材以服務中國學界的需要,和在中國學界推展漢語神學。

3.  艾香德的工作其中之一便是經常走訪中國和東南亞佛寺進行交流對話,藉此與各佛教主持建立共濟互助的友好情誼。研究所自一九九五年成立以來,我們每年都安排本所學人及中外的特邀教授走訪中國和歐美各國的合作大學,以期雙方互相扶持,緊密合作;這項工作十五年來從不間斷。

4.  道風山位處沙田荒山之巔,環境清幽,同時兼備接待訪客的招待所-雲水堂(即今天聖殿右側尊道廳至藝術軒),當時確實吸引不少知名佛道僧侶慕名上山掛單談道;研究所早自一九九四年起設立訪問學人計畫,每年邀請十數位內地學人來「所」訪問,訪問以學術交流為本,其間常設學術座談和讀書沙龍。

時移世易,今天我們正處於一個多元宗教的社會,我們不可能也不應該有計劃和有目的地針對某個特定宗教,使其教徒皈依我教,這種傳教策略只會挑起宗教間及種族間的撕裂,引來社會分化和宗教仇恨。但艾香德的核心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他以無比的勇氣離開自己熟悉的傳統進而逾越進入「他者」的傳統,在其中虛心學習並回到自己的傳統進行反思,重新詮釋和豐富自身傳統,使他的傳統不斷更新以回應所屬社群和文化的挑戰。他這種氣魄和睿智永遠值得我們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