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  
再走一步

從去年起,我就一直苦心思量如何策劃研究所這個學術平台進一步建設更具形態的漢語神學。為達集思廣益之效,去年中我先行擬定一個研究大綱,交給數十位不同學術領域的學者進行評析增?。經過四個多月的意見收集,大綱的整體格局成形,遂於二○○八年十二月交本所學術委員年會商議。縱使會上意見盡不相同,但各委員的意見對我甚具啟發。本年初承研究所多年學術摯友楊慧林教授襄助,研究大綱在其妙筆生花下定稿出爐。我期待這個研究大綱能使各方同道學友在下一個十年更具方向地創作多元性的漢語神學。

  1. 比較研究
    • 漢語和西語的思想資源與生存經驗之比較
    • 人文學界與信仰群體的神學研究之比較
    • 廣義和狹義的漢語神學之比較
  2. 影響研究
    • 多元文化的中國對漢語神學的影響
    • 全球化時代對漢語神學的影響
    • 普世神學與漢語神學的關係
  3. 聖經與釋經
    • 西方人文學術思潮中的聖經詮釋
    • 當代中國語境下的聖經詮釋
    • 中國古代經典與聖經的「辯讀」(Scriptural Reasoning)
  4. 神學與公共性
    • 漢語神學與中國傳統文化
    • 漢語神學與現代思想資源
    • 漢語神學對中國社會的可能影響
    • 漢語神學的問題和經驗

在二○○八年十一月的武漢大學會議及十二月的北京學術委員會上,不少學者指出,漢語神學在首個十年無容置疑已奠下穩固的工作基石。漢語神學作為一個甚具創意和動力的知識體系,在中國學界備受肯定和重視更是不爭事實。與此同時,今天中國已邁入改革開放的第三十個年頭,中國國力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中國已經躍身成為在國際上甚具影響力的大國。起自二○○八年的全球金融風暴更使中國以白武士姿態立足於世界大國的舞台。際此風雲時機,中國各界人士都在思考我們應以何種文化風貌向世界展示自身。會上武漢大學的趙林教授?具慧眼地指出,未來的漢語神學當處理三個甚具中國當代意識的課?,就是一、大國崛起;二、國學興起;三、民族主義復興。趙林教授的快人快語使我頓足三思,未來的漢語神學確應與這三個軟實力進行積極和頗具建設性的對話。

近日偶見大陸學術網絡正在熱烈討論中國學術界是否應該迎來第二次思想解放,是否應建立自身的學術主體而不應處處效仿西方學術。有趣的是這種對中國學術主體的關懷恰恰是我們自一九九五年起建構漢語神學的核心價值。漢語神學的首要原則是以嚴謹和專業的研究方法去正確地認識東西方基督宗教神學,進而抽取東西方的神學原素與中國的主體學術進行對話和整合。中國作為世界四大古文明唯一尚存的「活」文明是中國學術主體得以確立的重要淵源,加諸漢字文化源遠流長達數千年之久,其中所累積的豐富文化資源正備受全球學界的重視。同時近百年來中國所經歷的傳統與現代之激盪,遂構成塑造漢語神學的特殊文化處境;更重要是狹義漢語神學的生存空間是中國學界,其對話的原則和整合的方法當以學界的學術規範為依歸。當然,我們也應冷靜和肯定一個至為關鍵的原則,就是中國的主體學術與普世價值應是互為一體而不是彼此排斥,從而使具備中國學術主體的漢語神學得以建立。

向中國後改革三十年之際,敝所熱切期待與海內外同道學友共同撰寫漢語神學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