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ese Theology
〈香港沙田道風山建築群〉(Chinese Only)
--    
*特別鳴謝陳瑋彤女士授權本所轉截及修訂此文。


〈香港沙田道風山建築群〉,陳瑋彤撰。

一、基本資料

道風山建築群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大圍銅鑼灣山山頂,從香港鐵路東鐵線沙田站步行至主入口大約需時二十分鐘。該處環境優美,具濃厚宗教歷史背景及豐富文化藝術價值。曾獲沙田區議會選為「沙田十景」之一 (沙田區議會, 討論文件 HE 3 5 / 2 0 1 2, 2012),並入圍「十築香港-我最愛的·香港百年建築」百項建築之一 (周駿, 2015)。建築群佔地1,800,000平方呎(約50586坪),以類似佛教寶塔式的聖殿為主體,並以富中國園林特色的遊廊連接數座建築,由教堂、神學院、研究所、生死教育中心、靜修中心、藝術中心、出版社、墳場、宗教對話中心等組成。

 

二、歷史源流

道風山為基督教組織,但外觀上處處與佛教相融。道風山基督教叢林由挪威傳教士艾香德牧師(Karl Ludvig Reichelt) (圖1)於1930年創辦,至今86年。艾香德在1920 至1930 年代,曾先後於南京和杭州建立景風山和天風山基督教叢林,招待佛教及道教徒學道。當時內地正興起中國古典式樣的建築風潮,在華的天主教或基督教教會亦有摒棄西方古典風格,改用中國元素建造教堂,希望拉近與中國民眾的距離。在香港亦陸續興建多座以西方建築技術與建材興建的,「中國古典復興式建築」,例如:港島銅鑼灣區的聖公會聖馬利亞堂(St. Mary’s Chruch, 1911)。可惜,由於中國政局動盪,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宗教被大力打擊,如今已不復存在;據文獻記載,艾香德亦有於中國其他地方建立過基督教叢林,惟規模不及上述三個,現存只有道風山一個採以佛教建築風格的基督教場所。 (李智浩, 2006)

 

圖1:艾香德牧師 (Karl Ludvig Reichelt) (1877-1952)

 

為逃避戰火,艾香德牧師於1929年把工作遷移香港, 1930年在差會的公開拍賣中,以3705墨西哥銀幣購得俯瞰沙田村的小山丘,開始建立沙田道風山,並邀得丹麥著名建築師艾術華(Johannes Prip-Moller) (圖2)設計龐大的中國式建築群。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 主頁, 2015) 其後於1932年,艾術華的中國寺廟建築研究獲丹麥某基金會資助,並於1937年出版《中原佛寺圖考》,遊遍中國大江南北,對佛教建築研究甚深 (陳天權, 2014)。兩人合作無間,本來有計劃擴建道風山,後來礙於中日戰爭爆發,所有建築活動被迫告吹。 (蘇萬興, 2013)

 


圖2:紀念艾術華之銅牌

 

1933年5月「朝聖屋」(今尊道廳)首先落成,供來訪者崇拜、吃飯、學習;後來宿舍、學校才相繼完工,聖殿則於1934年啟用。早年以素有學養的佛教僧侶為主要傳教對象,傳教士為眾來訪者提供宗教講座課程。創建沙田萬佛寺(1957) 的主持— 月溪法師,曾於1933年訪問道風山,是為第38位到訪僧侶 (黃棣才, 2015)。其後,道風山基督教墳場於1936年設立,現時中央草坪為艾香德牧師之墓(圖3),碑上刻有「我見過祂的榮光」,頂端可見蓮花十架圖案 (陳天權, 2014)。宗教研究院大樓(今雲水堂)落成於1938年,同年,艾香德之子艾格美(Gerhard M. Reichelt) 與家人同至道風山服事。

 


圖3:艾香德牧師之墓

 

及至二次大戰結束以後,道風山為當時沙田唯一的基督教場所,傳道對象不限於僧人,更包括沙田居民及馬鞍山礦場工人家庭 (黃棣才, 2015)。此外,白德生牧師參考佛教齋堂的概念,於1956年建立「愛道園」,作為單身女子的基督教居所 (道風山服務處)。順帶一提,民間對於道風山的起源有另一說法,傳說一名道士在道觀中與一名傳教士下棋,結果輸掉整座山頭,此後道風山被傳教士改頭換面 (香港廟祝, 2015)。雖然此純屬穿鑿附會之傳說,也足見道風山在本地非基督徒眼中充滿神秘色彩。另外,早年道風山甚為僻靜,1960年代初曾現豹踪,1974年更有原為佛教徒、上任一年的院內牧師被劫匪行刺而死 (黃棣才, 2015)。道風山教會自1984年道風山成為香港信義宗教會會員,業務日趨多元化,管理架構亦隨之而改變,此後發展將於〈五、保存與利用〉一章內交代。

 

三、建築風格特式

道風山建築群的外部以梯級狀的馬頭牆環繞(圖4),灰黑色瓦片與雪白的牆身形成簡潔鮮明的對比。

圖4:道風山的外牆

 

步行至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一側入口,見中國人民大學李秋零教授為道風山所撰對聯:「道示萬民民民頌道豈獨無漢語 風啟兆戶戶戶沐風更兼有神學」(圖5),上下聯的首尾藏有「道風」和「漢語神學」六字。意謂上帝的「道」本是要顯示給萬民,因此需要以不同民族的語言與思維解釋「道」,其中怎能沒有漢語呢?以「萬」、「兆」、「民民」、「戶戶」來表達「眾多」:「一方面,寄寓漢語神學應為眾多神學傳統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值得重視彌珍;另一方面,亦盼望漢語神學之思吹拂神州大地,在中國學界引發深思和研究。」 (楊熙楠, 2010)

 

圖5: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入口


甫進辦公樓正門,有中國人民大學楊慧林教授所題的漢語神學對聯:「漢隸魏碑解得斯人語 神思妙悟成就萬世學」(圖6),上下聯的首尾亦藏有「漢語神學」四字。意謂:「中國的語言同樣可以傳達耶穌的聖言;思辨與感悟終將使漢語神學千古流芳。」 (楊熙楠, 2010) 以「漢隸」、「魏碑」字體指代漢語,暗示漢語神學的文化語境及對話特徵。「神思」、「妙悟」則為中國學術基本品格,傳達學院冀望開拓屬於中國的神學,讓漢語神學流芳百代。以上兩位應邀的教授皆曾任研究所之訪問學人,他們透過妙筆表達對道風山的感情與期盼;對聯於2010年掛上,時為研究所立所15週年,適逢道風山開山80週年 (楊熙楠, 2010)。


圖6: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辦公樓正門

就獨立建築物而言,最受觸目的莫過於中央的聖殿(圖7)。其建築材料採用江南傳統建築的鮮紅色直柱、磚石、黑瓦和飛簷。主體仿照北京天壇祈年殿的八角重簷尖頂,八條垂脊各有四個僧侶道士立像及走獸 (陳天權, 2014),四周用來引入天然光線的八角型小窗與之呼應。聖殿結構四平八穩,外以二十四條紅柱支撐殿頂,內有十條支撐殿身 (仁聞報, 2004)。裝飾聖殿的四種主要顏色各有喻意,呼應中國傳統的類比觀念:紅色—喜慶快樂、綠色—生命、黑色—祭祀、藍色—祭天。此外,大門之上掛著「聖殿」金漆木匾,一側懸掛銅製聖鐘(圖8):鐘身兩面分別刻有「榮歸上帝」及道風山的蓮花十字架徽號,下部呈波浪紋,並有8個六角星(猶太教大衛之星)符號。

 


圖7:聖殿正面建築繪圖 (黃棣才, 2015)


 

圖8:聖鐘

 

殿內正中位置設有金色十字架,上方有匾額,兩旁有對聯,皆為黑色楷書字體金襯底(圖9)。建堂初期的牌匾是「太初有道」,對聯為「靈光普照 大願慈航」,希望引導佛道之士追隨耶穌基督 (李智浩, 2006)。慈航原作觀音別號,艾香德將觀音理解為聖靈。匾額後來改為「道成肉身」,對聯為「道與上帝同在 風隨意思而吹」,以基督教概念取代佛教意味。其下祭台的設計亦體現兩教的融合,正面雕六組不同的花紋:(1) 上層中央有一球形微突浮雕,以37條向外展射的金線象徵上帝是公義的太陽;(2) 中層分為三格,左格為希臘文基督名字的簡寫,中格以三角形代表聖父、聖子、聖靈三為一體的關係,右格的中國鼎形浮雕則代表聖靈、活水;(3) 下層正中有蓮花十字架;(4) 右邊有結果子的生命樹,樹邊的沒藥瓶喻意基督為世人蒙受苦難;(5) 左邊是待放的蓮花和蓮蓬,取開花結果的吉祥意頭;(6) 祭台兩邊下方各有金色的魚形雕刻,魚尾捲有紅珠,古教徒徽號是也。 (李智浩, 2006)。殿內的中式擺設與酸枝傢具與外觀和諧協調,器物與符號的象徵卻充滿基督教色彩。

 


圖9:聖殿主壇

 

聖殿下設有供禱告懺悔的靜室,小的曰懺悔室,大的曰蓮花洞(圖10) 。通往懺悔室的走道有質樸的石牆,上寫著「懺悔室」及「肅靜」(圖11)。蓮花是景教的徽號,艾香德借以象徵基督教在中國生根成長的含意 (李智浩, 2006)。蓮花又讓人聯想起佛祖的蓮座之外,在中國文化中更有出於污泥而不染的形象,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在《愛蓮說》一文中,以蓮象徵君子的高尚品格,與基督教所強調的靈魂聖潔、手潔心清(詩篇24章4節)不謀而合。唯藉基督的愛和基督的十架,世人可達此境。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 主頁, 2015)蓮花洞內頗寬闊,內入口處頂端寫有「背起十架」和「蓮花洞」(圖12),與內入口相對處則有耶穌釘十字架的受苦像;室內有石凳、神壇、有十字蓮花圖案的透光玻璃窗,其上有「放下重擔」字樣(圖13)。左右兩旁各有一块聖經經文木刻,分別為:約翰一書1章節「耶穌基督的寶血能洗淨我們一切的罪」,及馬太福音5章8節「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幫助內進者安靜內心,向神認罪後將會得著赦免。

 

圖10:靜室平面圖 (李智浩, 2006)

  


圖11:靜室通道石壁


圖12:蓮花洞入口上方及圓頂

 

圖13:蓮花洞中央

 

除了聖殿,道風山的主要建築尚有雲水堂(圖14)。以行雲流水命名,寄意佛教信徒不具體事物所約束;別稱掛單院,「掛單」為佛教用語,作寄居解 (Reichelt, 1934)。雲水堂包含活動大廳及多間房間,主要提供到訪僧侶居往、討論和學習之用,如今充當來訪團體的營舍及飯堂。

圖14:雲水堂今貌

 

離主要建築群稍遠處有十架園(圖15),入口兩面刻有不同字樣:背向十字架一方上書「生命門」,對聯為「寬路行人多并無真樂 窄路進者少內有永生」;面向十字架一方,乃國父孫中山所題「博愛」二字(署名孫文),左右各書「你們往普天下去 傳福音給萬民聽」(圖16)。故名思義,十架園的主角是高四十呎(12米) 的十字架 (蘇萬興, 2013)。道風山所處的位置居高臨下,昔日面向沙田海,巨型的白色十架是從沙田大圍一帶抬頭可見的地標,如今已沒於樹林中。十架的橫木兩面都有「成了」字樣(圖17),紀念耶穌被釘身十字架,為世人贖罪,完成父神交托的使命。另外,入口朝十架方向的左邊有大石鐫刻著「活在主內」(圖18)。

 


圖15:十架園平面圖 (李智浩, 2006)         

 

 
圖16:十架園入口

 


圖17:全港最大的十字架 


圖18:「活在主內」石頭


十架園內的六角亭名叫感恩亭(圖19),天花繪以六幅福音書故事為題的彩色瓷磚畫(圖20),人物樣貌十分中國化,穿著古代中國漢服 (林姿君, 2014)。



圖19:感恩亭


圖20:聖經故事壁畫,(上至下)五餅二魚、彼得認罪、論重生 

 

四、文化藝術內涵

除了以上古色古香的中國風之外,道風山基督教叢林的命名也體現了基督教本色化(contextualization) 。首先,以道作為「神的話」是融合了中國文化的「道」跟基督教文化的邏各斯(Logos) (李智浩, 2006)。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 最早使用邏各斯這個概念,指作世間萬物變化的一種微妙尺度、準則、隱秘的智慧, (台灣Wiki, 2013)。聖經亦有言:「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約翰福音1:1),因此道可解作上帝與被造物之間的中介— 話語 (潘德榮, 2015)。同時呼應《易經》:「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觀其形恆而萬物之情可見矣。」「道」又象徵永生神、萬有主宰、宇宙生命的根源。其二,「風」象徵聖靈的工作,使褔音像光與聲波一樣傳到地極 (沙田區議會, 道乃宇宙萬物根源 風為精神形象之意, 1997)。至於「叢林」,是佛教用語,意謂僧俗和合居住之處 (佛教大辭典, 1995)。艾香德嘗解釋佛教叢林(monastery)跟佛教寺廟(temple) 之別,指出叢林聚居的僧侶一般較有學養,他們就是艾香德主要的傳教對象 (Reichelt, 1934)。

 

在香港這個中西文化交融之地,艾香德找到宗教之間的聯繫點(points of contact) ,繼而透過建築上創新的嘗試把「耶佛對話」具象化。他提出「透過基督徒的生活賦予中國建築新生命」,並且認為「建築是從內部開始建造的,建築物只是某項意念的外在結構 (李智浩, 2006)。為使到來的僧侶有「如在家中」的親切感覺 (蘇萬興, 2013),並減低他們對基督教的陌生感和抗拒感 (Sharpe, 1984),道風山教會無論在外觀、崇拜儀式和用語上都融入了濃厚的佛教色彩。 時至今日,香港道風山基督教中心結合佛教、基督教及宮廷風格的折衷主義(eclecticism)建築,正好反映其於漢語神學翻譯、出版、研究的文化傳播角色 (Uhalley & Wu, 2015)。

 

另一方面,今天已結業的道風山陶瓷部 (編按:「道風瓷坊」已於2022年6月24日正式重新啟動,承傳道風山繪瓷歷史,以當代風格的基督教藝術結合傳統廣彩瓷,傳揚福音。) 以耶穌基督的事跡,如「最後晚餐」及「登山寶訓」為題,繪製以中國為背景的瓷碟,上面的耶穌亦穿著中國服飾 (沙田區議會,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 中國寺觀建築風格, 1997)。早年開發道風山中式福音彩瓷的畫師前輩們,原居於廣東一帶,是當時清廷指定的外銷瓷器經銷地。他們有深厚的中國繪畫傳統,受悠久的廣彩繪瓷文化薰陶,以中國傳統古彩技藝,融入西洋技法。廣彩風格鮮豔和諧,以陳設瓷為主,也有日用瓷,被視為東方珍品,是西方認識中國藝術文化的窗口。畫師把半生所硏,灌注救主耶穌福音人物代表的理想和價值,以承傳中國工藝的方式宣揚外來宗教(圖21-22)。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 道風山的繪瓷藝術與信仰文化, 2009)  

 


圖21: 瓷磚壁畫— 道風山全圖



圖22:錦鯉池畔的蓮花瓷磚畫,上寫有帖撒羅尼加前書4章7節:「帝召我們,本不是要我們沾染污穢,乃是要我們成為聖潔。」

 

五、保存與利用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之辦公大樓曾於1999年1月6日深夜遭遇大火,不少珍貴圖片及信件被燒毀。當晚一位留宿的瑞典籍女信徒表示,聽到辦公室那邊傳來打爛玻璃的聲音,二十分鐘後見冒出火光和煙霧。案發現場檢獲的兩個兩公升裝天拿水罐,事後被在院方進行裝修的工人認出其中一罐為工程用品。 (張玉雲;吳麗霞;羅民威, 1999)縱火動機有三說:其一,當時厲行革新,結束聞明海外的褔音彩瓷工藝部,以內地進口產品代之 (黃棣才, 2015),引起外界推測火警原因可能關乎裁員招報復;其二,之前濠雨引起道風山塌山泥,埋掩了山下土葬墳場的幾座墳墓,又疑是賠償紛爭。新上任的首位華人院長謝品然博士表示以上兩件事宜皆妥善處理,外間的懷疑不成立。雖然警方最終未能查出真相及犯案者,由於毗鄰山頭不時有非法入境者入屋偷竊,加上失火前一天警方正於道風山追查非法入境者,因此合理估計是非法入境者所為 (張玉雲;吳麗霞;羅民威, 1999)。

 

歷經幾十年來風吹雨打,部份木構建築遭白蟻侵蝕(圖23-24),早於火警發生前已計劃重修。同年4月委托香港著名建築設計公司Nelson Chen Architects Limited進行規劃,活化後的聖殿(圖25-26)更獲提名競逐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2001年亞太區文化遺產獎(UNESCO Asia-Pacific Heritage 2001 Awards)。執行方面,Fine View Engineering Limited維修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職員宿舍、圖書館、行政辦公室及雲水堂(旅館);Ding Hsung Construction Company Ltd. 維修會議廳(圖27-28);Yan Lee Construction Company Ltd. 負責維修道風山基督教叢林辦事處、尊道廳、道風山教會辦事處、藝術軒及聖殿;Daniel Chan & Associates負責重新設計道風山的排污及水道系統。 (何安石) 另一邊廂,信義宗神學院由女建築師杜曉明設計,平面呈問號狀(圖29-30),象徵探求真理 (黃棣才, 2015)。

  


圖23:遭白蟻蛀蝕的尊道廳一隅


圖24:重修後的尊道廳橫樑
(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 2012)

 


圖25-26:聖殿施工與完工之對比

 

 
圖27-28:翻新後的會議廳,行車入口從右至左刻有「道風境界」

 

 
圖29-30:信義宗神學院外貌及俯瞰圖

 

經歷火後重生,今天的道風山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多元化的傳教機構,除了教會之外,仍有百餘人居於神學院宿舍,還有出版部、退修中心及婦女退修院等。道風山辦事處現時仍隸屬挪威Areopagos基金會,管理架構分為靈修部、 藝術部及橋梁與對話部。秉承創辦的宗旨,培育及發展基督教本土化靈修、藝術和禮儀,並致力建立文化和宗教之間的交流和合作。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 主頁, 2015) 此外,1986設立的昇天屋營舍(Ascension House)近年運用網上平台,受歐美背包客歡迎。

 


圖31:2005年新設「明陣」,供靈修默想之用

 

道風山其他部份為綠化帶及住宅用地包括友愛、白田二村及低密度豪宅壹號雲頂。對外交通方面,只有狹窄的單程路,故不能承受太多遊客。2005年曾有商人買入山上一間空置大屋,違規改建成骨灰龕場「淨土園」,掃墓人潮破壞該區清幽的環境。 (香港蘋果日報, 2012)為免觀光客打擾靜修場所的安寧, 10人以上參觀須預約申請。不過,道風山連接麥理浩徑的其中一個入口,是市民晨運遠足的休閒好去處。

 

五、香港古蹟保存之規章制度

香港政府於1996年至2000年間,進行了一次全港歷史建築物普查,當時紀錄了大約8800幢建築物,然後從中挑選了一千多幢文物價值較高的建築物,進行更深入的調查,並按歷史價值、建築價值、組合價值、社會價值和地區價值、保持原貌程度、罕有程度這六項準則,以評級方式反映其價值。其後根據古物諮詢委員會提出的建議,2005年3月成立了一個由歷史學家,以及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規劃師學會和香港工程師學會的會員所組成的專家小組,負責就該建築物的文物價值進行深入的評估工作。建議評級公佈以後,古諮會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 (古蹟辦) 提供的資料和公眾的意見,逐步確定每幢建築物的評級。首階段評估於2009年3月完成並公佈全港1444幢歷史建築物,其中包括道風山。其後,古諮會亦會就一些公眾提出的新項目作文物價值評估和評級,2015年10月公佈了新項目名單 (古物古蹟辦事處, 2015)。

 

根據香港法例第53章《古物及古蹟條例》,歷史建築的評級由高至低分為以下四種:(1) 必須予以保存的法定古蹟;(2)可能的話須盡一切努力予以保存的一級歷史建築;(3)須有選擇性地予以保存的二級歷史;(4)宜於以某種形式予以保存,如保存並不可行則可以考慮其他方法的三級歷史建築。 (古物古蹟辦事處, 2015)政府曾有意將道風山建築群列為法定古蹟,但教會考慮到將機構開放予外人參觀,難免影響清靜環境外;而且建築物亦不可作任何改動,對教會將來發展有所限制,所以拒絕政府的要求。最終,政府將之列為二級歷史建築。故此,火災後道風山辦事處向古物古蹟辦事處尋求重修意見,惟道風山為業權擁有者,遭火焚毀的辦公室及傳道室復修費用需自行負責 (張玉雲;吳麗霞;羅民威, 1999)。

 

幸而,港政近年頗有積極資助歷史建築的維護。2009 年Areopagos Norge(前身為Christian Mission to Buddhists)透過發展局的維修資助計劃,獲批八十二萬元修復雲水堂及會議廳的天面和牆壁 (蘇萬興, 2013)。另外,道風山服務處總經理王世傑表示, 2010年向政府申請資助經費維修,同年維修雲水堂及會議廳,2012年維修Side Chapel (周駿, 2015)。申請政府資助維修工程並且獲得批核,基督教叢林尊道廳及聖殿;同年1月維修聖殿,現已完工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 2015)。

 

七、反思與總結

香港有不少中西合璧的建築,卻鮮有如道風山般結合耶佛兩教及中西文化的建築群。雖然今天已少見佛教徒蹤影,坐落於新界沙田僻靜山中的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仍持續作為推廣宗教之間對話、靜修及研究的場所。對台灣來說,佛教是最大的宗教群體,雖然其教徒現在仍以信奉本土化民間信仰的長者為主。然而,在大學校園內亦不乏佛教及相關慈善服務團體,因此艾香德將硬土視為福音的禾場(傳教的對象)的手法或能對今天的基督教傳道牧者啟發。尤其是針對知識分子,不應全盤否定「非我族類」並斥之為異端邪說,而必須先以理性角度理解他者的教義,通過對話化解分歧。

 

引伸至歷史建築的保存議題,從道風山一例可見古蹟的評級除了單純考慮建築物的歷史價值外,更關鍵是業主或經營組織的意願。被選列為法定古蹟固然能保障該處的外觀得以保存,不過法例的掣肘,如用途的規限,亦往往令地方文化喪失活力。文化資產一旦全面對外開放、開發成為旅遊景點,會為地方帶來不可逆轉的改變。相對其他宗教如主要靠普羅善信小額捐助的道教、佛教團體,基督教團體或因為著重教義原則及有固定獻金支持,少有為了增加收入而大幅改變營運方式。道風山歷經戰亂仍能屹立不倒,除了因為地理位置相對偏遠,能逃過城市化的地產發展,幾十年來實在有賴基督教團體的用心經營。盼望轉向年輕化、本土化的道風山能傳承與創新,繼續成為沙田鬧市之上淨化心靈的樂土。

 

八、附錄

艾香德與道風山大事摘要年表 (道風山服務處)

預備工作(1903-1930)

1903艾香德牧師(Karl Ludvig Reichelt) 受挪威差會派遣往中國宣教,於湖南寧鄉小城開展教會工作。

1905 艾香德拜訪溈山佛教大寺院,萌生革新西方宣教方法的念頭。

此後數年始精研中國佛教,並到寺廟向僧侶傳廣基督教。

1920 成立「中國佛家弟子基督兄弟會」。

1922 由挪威、瑞典和丹麥三個北歐差會差會組成的董事會授權於南京成立新的宣教機構,艾香德及重要副手田蓮德(Notto N.Thelle) 隨後抵達南京。

1927 艾香德訪問亞洲多處,如日本、台灣、新加坡等。

1929 與丹麥同事漢雷(Axel Hamre)抵港,落戶大埔墟,並以一所祖廟作小教堂及祈禱室。

 

規劃及興建道風山(1930-1938)

1930.5 在差會的公開拍賣中購得沙田小山丘地皮。

丹麥建築師艾術華(Johannes Prip-Moller) 承資設計具中國寺院風格的建築。

1932.1 艾術華獲得丹麥某基金會獎金,研究中國寺廟建築。

1933.5 接待處、宿舍及食堂建築順利落成。

1934 香港聖公會主教府牧師於道風山上主持聖殿開幕奉獻儀式。

1935 參訪道風山的佛教僧侶日眾,傳教士為他們提供宗教講座課程。

1936 曾於南京景風山中心讀書的王景慶擔任道風山信義會教會首位牧師。

1938 艾香德之子艾格美(Gerhard M. Reichelt) 和家人一起加入道風山事工。

        宗教研究院大樓(今雲水堂)落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1939-1945)

1940.4.9 二戰期間德軍佔領挪威,使道風山與挪威失聯五年。

1941.12.6 日本進攻香港,展開3年零8個月的統治。宣教工作停頓,三個傳教士家庭被困道風山,靠微薄薪金度日。

 

國共內戰期間(1945-1949)

1945.8中日戰爭結束,中國隨即爆發內戰,艾格美與家人返回挪威。

1946.6 艾香德榮休返鄉,於道風山舉行告別會。

瑞典宣教士漢尼茲抵港接手道風山事工。

1948包括挪威的白德生牧師(Rev. Elisabeth Pettersen) 在內的三位北歐女傳教士開始在道風山工作。11月,信義神學院42位學生、9位教師及其家眷逃離中國灄口,暫居於道風山。七年後,神學院遷移至大圍白田村。

1949.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西方傳教士被驅逐出境,中國難民湧入香港。蔣介石率二百萬人退守台灣。

 

重新出發 (1950-1962)

1951 艾香德返回香港接受信義神學院的教職。

1952.3.13 艾香德安息主懷,享年75歲,遺體葬於道風山基督教墳場。

1956 白德生牧師參考佛教齋堂的概念,建立「愛道園」,作為單身女子的基督教居所。

1957 艾格美舉家回港接手管理道風山,並建立宗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為首任院長及《景風》期刊編輯,是為至今唯一一份同時以中國基督宗教及中國宗教文化為學科範圍的英文期刊。

1958差會在李鄭屋村天台興建艾香德紀念學校(K. L. Reichelt Memorial School)。
1962 艾格美攜家人離開香港。

 

後續發展 (1967-2001)

1967 北歐神學家霍玟博士(Sverre Holt)出任道風山新院長。

1983何安石牧師(Ernst Harbakk)被委任為道風山院長,與家人居於道風山。

1984道風山教會成為香港信義宗教會會員。

1985獲挪威差會董事局(The CMB Board)撥地捐款,斥資七千萬港元興建信義宗神學院的永久性新校園。

1986 何安石牧師簽署意向書讓新鴻基發展有限公司開發道風山部分土地。

1989香港信義會、香港崇真會、中華基督教禮賢會,三個信義宗教會組成之道風山發展顧問團探討共同合作的可能性,將道風山的工作重新定位,著重靈修與研究。

1992.8歐傳基牧師(Rev. Olsen)接任道風山院長。

1993「中國神學研究」試驗工作小組成立,附屬「道風山基督教叢林」。

1995「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成為香港法定註冊之非牟利機構。

1996「道風山基督教叢林」成為香港法定註冊之非牟利機構,由CMB差會董事局與上述三個信義宗教會共同管理。

1998謝品然博士接任,成為道風山首位華人院長,為期兩年。

1999.1.6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辦公大樓遭遇大火。

1999.4 委托陳丙驊建築師有限公司進行全面復修。

2000 道風山改組成為三個獨立機構:「道風山基督教叢林」、「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道風山服務處」。

2001重修工程大致完成。

 

九、參考文獻     

仁聞報. (2004年5月). 道風山「聖堂」宗教建築見中西文化. 擷取自 道風山服務處:道風山專題文章: http://www.tfssu.org/pdf/chinese_west.pdf

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 (2012年3月). 已完工項目相片紀錄. 擷取自 香港歷史文物—保育。活化: https://www.heritage.gov.hk/tc/maintenance/2011_2012_
Tao_Fong_Shan_Side_Chapel.htm

古物古蹟辦事處. (2015年7月14日). 香港的文物建築. 擷取自 古物古蹟辦事處: http://www.amo.gov.hk/b5/built2.php

台灣Wiki. (2013年8月14日). 邏各斯. 擷取自 台灣Wiki>百科分類>哲學概念: http://www.twwiki.com/wiki/%E9%82%8F%E5%90%84%E6%96%AF

田道樂, & 柯進華. (2010). 艾香德與道風山年表. 於 楊熙楠, 風隨意思而吹:艾香德與漢語神學 (頁 416). 台灣: 道風書社.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 (2015). 文 物 保 育 措 施 進 度 報 告 CB(1)987/14-15(05). 香港.

何安石. (無日期). 維護一項獨特的文化遺產─道風山上的古建築群. 擷取自 道風山服務處:道風山專題文章: http://www.tfssu.org/pdf/PreservingaUniqueHeritage.pdf

佛教大辭典 (第 第三版 版, 第 下 冊). (1995). 上海: 上海書店.

李智浩. (2006年6月). 混合主義的迷思──析論艾香德以耶釋佛的嘗試與根據. 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6), 頁 139-77.

沙田區議會. (1997). 道乃宇宙萬物根源 風為精神形象之意. 於 沙田古今風貌 (頁 87). 香港: 沙田區議會.

沙田區議會. (1997).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 中國寺觀建築風格. 於 沙田古今風貌 (頁 85). 香港: 沙田區議會.

沙田區議會. (2012). 討論文件 HE 3 5 / 2 0 1 2. 香港: 沙田區議會 衞生及環境委員會.

周駿. (2015年1月29日).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幽徑悠遊. 2015年12月31日 擷取自 香港商報 > 新界專刊 > 新旅遊: http://www.hkcd.com/content/2015-01/29/content_906507.html

林姿君. (2014年4月29日).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 登高靈修親近神. 2016年1月3日 擷取自 基督教論壇報: http://www.ct.org.tw/1242020

香港廟祝. (2015). 入屋叫人‧ 跟廟拜神. 香港: 超媒體出版有限公司.

香港蘋果日報. (2012年10月24日). 政府助長道風山違規龕場. 擷取自 要聞港聞: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024/18047764

張玉雲;吳麗霞;羅民威. (1999年1月17日). 道風山浴火話滄桑. 時代論壇(594). 2016年1月2日 擷取自 每週論壇:頭版專題: http://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3970&Pid=2&Version=594&Cid=106&Charset=big5_hkscs

维基百科. (無日期). 道風山. 2016年1月3日 擷取自 维基百科: https://www.wikiwand.com/zh/%E9%81%93%E9%A2%A8%E5%B1%B1

陳天權. (2014). 被遺忘的歷史建築--新界離島篇. 香港: 明報.

黃棣才. (2015). 圖說香港歷史建築 1920-1945. 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出版有限公司.

楊熙楠. (2010). 總監的話:為「漢語神學」立碑掛牌. 擷取自 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http://isc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632&Pid=8&Version=0&Cid=326

道風山服務處. (無日期). 道風山歷史回眸. (2016年1月1日) 擷取自 連結:道風山專題文章: http://www.tfssu.org/pdf/ARetrospectoftheHistoryofTaoFongShan_cn.pdf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 (2009). 道風山的繪瓷藝術與信仰文化. 2016年1月3日 擷取自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藝術部: https://www.tfscc.org/DownLoad/TFS_AandC.pdf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 (2015年12月30日). 主頁. 擷取自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 http://www.tfscc.org/index.php

潘德榮. (2015). 西方詮釋學史. 台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蘇萬興. (2013). 坐言集之道風山. 擷取自 萬興之友: www.somanhing.com/gotowalk/dist/shatin/tofung.pdf

 

LimitedFong Shan FoundationTao. (2016年1月1日). A Retrospect of the History of Tao Fong Shan . 擷取自 Tao Fong Shan Service Unity: www.tfssu.org/pdf/ARetrospectoftheHistoryofTaoFongShan.pdf

ReicheltLudvigKarl. (1934). Truth and Tradition in Chinese Buddhism. A Study of Chinese Mahayana Buddhism. Shanghai: Commercial Press, Ltd.

SharpeJ.Eric. (1984). Karl Ludvig Reichelt: missionary, scholar and pilgrim. Hong Kong: Tao Fong Shan Ecumenical Centre.

Uhalley, S., & Wu, X. (2015). China and Christianity: Burdened Past, Hopeful Future. Routledge.

 

 

*特別鳴謝陳瑋彤女士授權我們轉截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