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  
新格局下的「漢語基督宗教研究」

研究所在1995年倡議的「漢語基督宗教研究運動」,至今已發展了二十多年。過去幾年,我不時應邀到中外各大學和研究機構解說「漢語基督宗教研究」的起因、發展和前瞻,常被問及:「漢語基督宗教研究運動」如何回應當下的中國處境?

 

這問題的潛台詞是:今天的中國與1990年代的文化氛圍截然不同。眾所週知,1990年代在文化和學術上與以引進西學和會通中西為特徵的1980年代是一脈相承的。正是在1980年代改革開放中期,由屈指可數的中國學者,因着個人的研究志趣,碰上引進西學大潮下古今西東宗教研究經典的譯介,開始了基督宗教研究。當時西學研究與基督宗教研究互動並一度具顯學之勢,蔚然成風。然而,常言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從學術思潮的角度看,基督宗教研究雖已在中國學界發展生根,今天的中國學界對基督宗教研究卻不再如三十多年前那般感到新鮮和好奇了。從學術之外的角度看,中國在堅持改革開放四十年後,取得了舉世觸目的經濟成就:在經濟體量上,自2017年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界最大貿易國和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家;在國際影響力上,自2013年起藉「一帶一路的跨國經濟平台」形塑在全球經濟體中所扮演的共贏大國之形象;與此同時,中國政府開始着重軟實力的文化及價值觀建設,如2012年起提倡中國社會主義「四大自信」和「十二項核心價值」等大概念,以回應在超速經濟發展中出現的諸多社會問題。

 

回應我在首段被問及的潛台詞問題:「研究所在1995年倡議的『漢語基督宗教研究運動』,何以在以上的大格局下繼續發展下去?」我在慎思之後有以下簡覆:

 

1. 「漢語基督宗教研究」的起因是中國學者的自發要求,其生成和建構本於學界的認可和需求,其接受以及所得成就於學界是有目共睹的。研究所將繼續努力讓其學術建設及成果與中國教會、普世教會和中國社會有所互動,互相裨益。

 

2. 中國將更深更廣地與世界各國同步同工,因此在堅持「四大自信」1和「十二項核心價值」2等主體意識之同時,也要考慮這些中國價值與其他地域的價值體系之異同,從而開出對話和整合的勢態,打破古今中西的思想藩籬,互相學習和補充是應有之道。相對地,基督宗教囊括古今中西上下數千年的文化資源,研究所多年來努力不懈地開發和研究其思想資源,使之漢語化和中國化,為中外雙方的對話奠下重要的理論基礎。

 

3. 在對話和整合方面,劉再復教授提出的「轉化性創造」:不是「轉向他式」,不是轉向西方又不是轉向千萬里之外;不是「退回舊式」,不是轉向千百年之前老祖宗,不是轉向毛澤東;而是「創造自式」,是創造一套立足於現代中國人生存發展需要的社會形式,是肯定和吸收普世價值又不就範某一既定的西方範式,是開拓中國古典資源又拒絕被固定為某一現有的中國模式,透過「轉化性創造」走出一條現代中國自己的路。

 

4. 漢語基督宗教研究的轉化性創造,可分兩個層次:

 a. 多學科研究的進路(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漢語基督宗教研究鼓勵不同學科的學者(文學、歷史、哲學、宗教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對基督宗教不同專業學科(神學、《聖經》研究、教會歷史、宗教對話、禮儀學/靈修學等)進行多學科研究,藉此拓展基督宗教思想資源與中國人文-社會研究的對話空間。

 b. 科際整合的進路(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基督宗教思想資源與其他學科共同合作,參與某些公共議題的討論,在結合不同學科的研究資源下,解讀當今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結構等層面的問題,回應當今社會貧窮、企業倫理、金融和經濟、生態等方面提出的挑戰。

 

今天的中國自信地向世界提出「負責任的大國論」。而研究所的創所學術夥伴,世界知名神學家莫爾特曼教授(Jürgen Moltmann)在2014年10月的北京高級專家座談會(由研究所與北京人民大學合辦)上提出:「偉大的國家應該具備吸引力,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滙聚於此,因為這裏有工作,宜人居住,生活安全,民主自由。」我相信「漢語基督宗教研究」的學術建設與國家的宏願是一致的。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