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  
翻譯與吸納:大公神學與漢語神學

最近與幾位漢語神學的元老級學者在京聚談,大家不約而同地笑談起十七年前研究所與德國波恩「中國中心」合辦的盛會:「基督文化與中國文化的相遇:翻譯與吸納」。[1]這次盛會確是一個與別不同的會議:

一、與會學者來自中國、台灣、香港、德國、瑞士、美國、英國、斯洛伐克、韓國等地,包括基督教研究學者、神學家(包括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和漢學家,共有70多人。

二、德國著名神學家以觀察員身份列席會議,包括莫爾特曼(Jürgen Moltmann)、奧特(Heinrich Ott)、瓦爾登菲爾斯(Hans Waldenfels)。

三、會上中外學者對翻譯與吸納的主題有深刻的對話,在論及翻譯時,各方學者都同意學術翻譯的要旨以忠於原著為首要,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可採取「靈活的翻譯」,譯者應具備雙重身份:譯者和讀者,其中應以譯者天職為優先:忠於原著。若譯者以讀者為優先,則將不可避免地陷入「過度詮釋」的困局。

四、有香港學者語重心長地提醒漢語神學應避免只顧翻譯,忽略吸納,以致陷入「被囚於西方神學」的境況,失卻漢語神學的主體性和有益於「大公[2]神學」的可能性。

五、是次會議學人來自中西方的學界和教會界,教會界方面更史無前例地包含來自天主教、新教、東正教等中外學人。會上慕尼黑大學奈內教授(Peter Neuner)提出普世神學或大公神學的遠象,期盼學界與教會界,以至教會界不同的教派,能在「相對主義」和「基要主義」之間尋找第三條道路:通過與「他者」相遇和翻譯「他者」,我們可以重新認識自己。

六、在中德學者對話時,大部份中國學人直接用德語與德方學人對談神學和哲學;相對地,德方少有通曉漢語和中國思想的學人。有德方學者對我說,這種不對等的張力已刺激他們要好好學習漢語和中國思想。

 

現在回想起這個2001年冬天在柏林舉行的會議,重新翻看2004年出版的會議論文,十七年後的今天,我不禁盤算該次會議對往後十數年的漢語神學有何影響。

一、當年與會者有不少是剛赴德國留學的研究生,主事漢譯會議論文,今天都已是內地大學和神學院的知名學者。當年我正在策劃研究所的改組工作,我在與會期間個別與多位中外重量級學者商議加盟之可能性,一眾中外學人都義不容辭慨允共事,研究所於2002年起遂成為一個更具廣泛代表性的公共學術平台,為中外學界服務。[3]

二、當年會議提出「唯有合作才能翻譯」,這也是研究所的工作要旨,這種多邊合作一直在學界和教會界(天主教、東正教、新教)有增無減,近十年研究所因應參與景教研究與漢語神學的課題,相關的合作也延伸到東方亞述教會。

三、研究所自1995年成立,除設有「歴代基督教思想學術文庫」以迻譯東西方基督宗教經典為漢語外,兩年後(即1997年)增設「漢語基督教研究叢刊」,旨為推動原創的漢語神學,至今已出版多達48部。

四、由於研究所的翻譯和研究項目向來以跨學科和跨教派為己任,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的研究成果已獲接受並收入於中外各大學、教會和神學院(包括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漢語的大公神學,正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在不同的信仰共同體當中生成。

五、當年有學者向漢語神學提出挑戰:「不要單問西方神學可以為我們做些甚麽,也要問我們可以為西方神學做些甚麼?」我的回答是:今天「漢語神學」的外文專著或博士論文涉及英語、法語、德語、瑞典語、意大利語、日語和韓語等多國語種。

六、自2001年起,中德雙方學者藉研究所的「特邀教授」項目,互動頻繁,[4]多名來自道風合作大學的研究生就學德國,其中不少寒窗苦讀,十年有加,可幸的是大部分已學成回國任教於各大學及神學院。

這時,天起了涼風,腦際間想起一段話:「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園子裏,長大成樹,天上的飛鳥宿在它的枝上。」


[1] 此會議的論文於2004年結集成書出版,是為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叢刊第14部:楊熙楠、雷保德(Paul Rabbe)編,《翻譯與吸納—大公神學和漢語神學》(香港:道風書社,2004)。有關會議詳情,可參該書附錄中不同角度的報導,頁307-330。

[2] 「大公教會」一詞出自《使徒信經》中的「聖而公的教會(sancta ecclesia catholica)」,按古教父摩普綏提亞的狄奧多若指出,「稱教會為『大公』,是為了涵蓋萬國萬世的所有信眾」,參普綏提亞的狄奧多若(Theodore of Mopsuestia)著,朱東華譯,《教理講授集》(Catechetical Homilies)(香港:道風書社,2015),頁124。Catholica漢譯作「大公」乃取自《禮記.禮運篇》:「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3] 參楊熙楠,〈總監的話:有關研究所改組的發展策略〉,《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通訊》,2002年第1期及第2期。

[4] 2001年的柏林會議促成莫爾特曼教授於2004年10月到清華大學訪學,參見〈莫爾特曼夫婦國內講學之旅〉,《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通訊》,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