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  
二零一零年以來的跨學科的漢語神學

今期主題文章是由本所在內地的分所,上海同濟大學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同濟中心主任謝志斌教授執筆,分享其對漢語神學的跨學科理論和經驗的點滴。談及「跨學科」的漢語神學,我們的關注是始於二○一○年。當年研究所已步入第十五個年頭,為此我們也在考量漢語神學的未來。我們很快地意識到發靱於中國人文學界的漢語神學,相比於西方學界的神學研究,分別在於中國大陸的大學內沒有神學系或具優厚傳統的宗教學系;如是者,漢語神學得以持續發展的前題是在沒有神學系的大學環境下生存,即其生存形態必然是「跨學科的」,[i]這也是研究所在此「偶然性」的條件下生存了首個十五年;際此,我們必須有意識地把漢語神學的生存條件從「偶然性」轉化成「必然性」,即以「轉化性創造」[ii]的思維進行跨學科的漢語神學的探索。[iii]自此,跨學科的漢語神學基本定調,從而展開不同領域的探索。由於兩岸三地學界沒有太多跨學科的神學經驗,在沒有先例可援的情況下,我們只好向西方取經,吸收其經驗和研究資源,並以研究所分部,同濟中心為工作試點,香港總部作後援。

自二○一一年起,研究所分別與美國普林斯頓的神學研究中心(Center of Theological Inquiry)、德國海德堡大學國際跨學科神學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Theology, Heidelberg)和公共神學全球網絡(Global Network for Public Theology)取得聯繫。他們在跨學科的神學研究取得國際公認的成就。我們雙方在接觸後立即一拍即合。對於西方伙伴來說,我們所搭建的大學網絡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合作平台;對於我們來說,促進中西方的跨學科交流和合作正是漢語神學生成的程序之一。從此,一系列連續和相關性的學術活動得以展開,包括:

 

‧   二○一二年七月研究所與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聯合主辦第五屆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圓桌會議「漢語基督教研究:一個跨學科研究的視角」;

‧   二○一四年七月出版的《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第41期(主題:漢語神學二十載)明確將「漢語神學的生存形態」界定為具「跨學科」的特質;

‧   二○一五年十月與同濟大學合辦「宗教與社會公正」國際跨學科研討會;

‧   二○一六年七月舉辦了「中國處境下的宗教——政治關係:以基督宗教為個案的跨學科整合」研討會;

‧   二○一七年九月至十二月以本所訪問學人的工作平台舉辦「尊嚴、道德與權利:基督教神學與跨學科研究的整合」研究項目和相關的國際研討會(詳見是期特別報告欄目)。

 

上述各項學術活動的開展也衍生了多起「轉化性創造」的研究成果:其中二○一二年第五屆圓桌會議部分文章經選編後刊用於《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第38期(2013年春,主題:在對話與反思中成長的漢語神學);二○一五年至二○一七年多起的國際研討工作坊的相關論文正由本所與美英知名學者進行合編,選輯為不同的期刊專號和專題叢書陸續在英語學界出版。預計在未來兩年,跨學科的漢語神學將進一步與西方學界接軌,成就了漢語神學的其中要旨——促成中西方學界的對話和整合。



[i]見二○一一年秋ISCS通訊,總監的話〈為此我們鍥而不捨〉:「漢語神學在面對起伏多變的學界潮流時,他還是一如既往按發展階段循步漸進,從起步的文史哲合作學科擴展至聖經研究、宗教社會學、宗教對談和公共神學等領域,並繼續努力建設其跨學科整合的成果。」

 

[ii]見二○一二年春ISCS通訊,總監的話〈漢語神學的是與非〉:「轉化性創造其重心不是『轉向他式』,既不是轉向西方,也不是轉向千萬里之外;更不是『退回舊式』,既也不是轉向老祖宗,也不是轉向毛澤東,轉向千百年之前;而是『創造自式』,即創造一套立足於現代中國人生存發展的社會形式,肯定和吸收普世價值,又不就範某一既定的西方範式;開拓中國古代資源,又拒絕被固定為某一現有的中國模式,透過『轉化性創造』,走出一條現代中國自己的路。」

 

[iii]見二○一二年秋ISCS通訊,總監的話〈跨學料、共色和本色的漢語神學〉:「漢語基督教研究正展開更為精細和專業分工,例如神學研究(爬梳基督宗教的大小傳統和各自的思想流派)、《聖經》研究(原典原文的文本詮釋和跨宗教的經典辯讀)、文化進路(後殖民研究、女性主義和生態進路)、人類學及宗教社會學的田野調查(不同地域、民族和共同體的實証研究)、歷史學(考察基督宗教不同的派別、中國基督教傳播史的人物、事件、問題)、宗教對話(儒釋道與耶教對話)、公共神學(對比歐洲與英美的異同)等眾多研究進路。由此可見本所背負的漢語神學正步入專業化及精細化的跨學科整合之路向。」

 

同見二○一三年秋ISCS通訊,總監的話〈聽其言、觀其行的漢語神學〉:「我們並沒有一套特定的思想體系輸入中國,反之我們更重視契合中西學人在雙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則下進行跨學科的整合以達至『創造性的轉化』,形成一個嶄新的知識體系為中國學界所認受和吸收,從而豐富中國學術之多元性和回應中國現代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