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  
站在巨人的肩膊上—前瞻漢語神學

      漢語神學這面旗幟自一九九三年在香港道風山由劉小楓教授首先舉起並隨後吸引一眾志同道合的海內外華人學人共襄建設,十多年來一直爭論不休。其中至為戲劇性的是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六年間,發生在香港基督教報刊《時代論壇》上持續十個月的筆戰:從中國亞波羅到文化基督徒的論爭。誰會想到香港浸會大學羅秉祥教授的一篇會議隨想文章竟引起一石疊起千尺浪之效應。十多年後的今天,海內外學界對「漢語神學」和「文化基督徒」的討論依然不絕於耳,難怪參與這個神學運動的佼佼者香港中文大學賴品超教授一言道破地指出,這種持續不斷的論爭在在說明這個神學的生命力。

  作為「漢語神學運動」其中一個始作俑者,我認為十年不休的論爭,在於漢語神學的起點和倡導者與現存所有的神學體系(不論是西方神學或是亞洲神學)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

起始點:

  眾所週知,不論中西方的教會神學家都認為神學應是來自教會,為了教會和面向社會。但漢語神學卻是來自中國人文學界,為了中國人文學界,面向教會和社會。

倡導者:

  漢語神學的倡導者既然來自中國人文學界,他們的關注點和議題自然與西方神學家和華人教會神學家大相徑異。

  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自一九九三年與一眾志同道合的漢語神學人共同開拓和推動這個特殊的神學運動,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為漢語神學營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存空間,其中首要是讓中國基督教研究學人自覺自主地製定適合中國學術語境的議題(不論西方或東方的教會神學家,總會在「正統」的召喚下主導每一個「新」神學運動),另外同樣重要是讓中國基督教研究學人與中外教會神學家建立互信互重的學術伙伴關係,達致雙方在平等和友愛的精神下互相聆聽和學習。

  二○○五年九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在中國雲南玉溪的撫仙湖旁,一眾多年只問耕耘不問收成的漢語神學人(教內和教外)共聚一堂,回顧和前瞻漢語神學的過去和未來。經過多天的熱烈討論,漢語神學的面貌逐步清晰:

  一、人文性:漢語神學既是發軔於中國人文學界,其生存形態自然以中國人文學界為依歸,中國學者將致力從人文精神和多學科角度探討基督教思想和神學,並力促漢語神學成為中國學術傳統的組成部份,與中國傳統文化(儒、道、佛)和當代文化(馬克思主義和當代思潮)並駕齊驅,公平競爭。

    二、宗派和跨教派性:漢語神學不從屬某一個宗派或教派,它的立足點是歷代基督宗教的思想和神學資源,內含猶太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和基督新教。

  三、跨文化性:顧名思義,漢語神學是由漢語思想和基督宗教思想所組成,中西方宗教文化的交流和整合就構成漢語神學的活力,其中雙向性的翻譯、詮釋、吸納和創造是生生不息的。

    踏入第二個十年,由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主導的漢語神學,其活動範圍將從文、史、哲的人文領域擴展至《聖經》研究和實証研究,同時因應中國社會的急速發展,宗教和社會的互動關係日益密切,漢語神學的實踐性議題將逐步呈現,一個更趨多元、開放和實踐的漢語神學在朦朦中漸見清晰。

    祈禱上主,讓這個站在巨人肩膊上的人,具有慎思明辨的視域,繼往開來的勇氣和再闖新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