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    |
二零一零年以来的跨学科的汉语神学

今期主题文章是由本所在内地的分所,上海同济大学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同济中心主任谢志斌教授执笔,分享其对汉语神学的跨学科理论和经验的点滴。谈及「跨学科」的汉语神学,我们的关注是始于二○一○年。当年研究所已步入第十五个年头,为此我们也在考量汉语神学的未来。我们很快地意识到发靱于中国人文学界的汉语神学,相比于西方学界的神学研究,分别在于中国大陆的大学内没有神学系或具优厚传统的宗教学系;如是者,汉语神学得以持续发展的前题是在没有神学系的大学环境下生存,即其生存形态必然是「跨学科的」,[i]这也是研究所在此「偶然性」的条件下生存了首个十五年;际此,我们必须有意识地把汉语神学的生存条件从「偶然性」转化成「必然性」,即以「转化性创造」[ii]的思维进行跨学科的汉语神学的探索。[iii]自此,跨学科的汉语神学基本定调,从而展开不同领域的探索。由于两岸三地学界没有太多跨学科的神学经验,在没有先例可援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向西方取经,吸收其经验和研究资源,并以研究所分部,同济中心为工作试点,香港总部作后援。

自二○一一年起,研究所分别与美国普林斯顿的神学研究中心(Center of Theological Inquiry)、德国海德堡大学国际跨学科神学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Theology, Heidelberg)和公共神学全球网络(Global Network for Public Theology)取得联系。他们在跨学科的神学研究取得国际公认的成就。我们双方在接触后立即一拍即合。对于西方伙伴来说,我们所搭建的大学网络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合作平台;对于我们来说,促进中西方的跨学科交流和合作正是汉语神学生成的程序之一。从此,一系列连续和相关性的学术活动得以展开,包括:

 

‧   二○一二年七月研究所与同济大学、华东师範大学联合主办第五届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圆桌会议「汉语基督教研究:一个跨学科研究的视角」;

‧   二○一四年七月出版的《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第41期(主题:汉语神学二十载)明确将「汉语神学的生存形态」界定为具「跨学科」的特质;

‧   二○一五年十月与同济大学合办「宗教与社会公正」国际跨学科研讨会;

‧   二○一六年七月举办了「中国处境下的宗教——政治关系:以基督宗教为个案的跨学科整合」研讨会;

‧   二○一七年九月至十二月以本所访问学人的工作平台举办「尊严、道德与权利:基督教神学与跨学科研究的整合」研究项目和相关的国际研讨会(详见是期特别报告栏目)。

 

上述各项学术活动的开展也衍生了多起「转化性创造」的研究成果:其中二○一二年第五届圆桌会议部分文章经选编后刊用于《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第38期(2013年春,主题:在对话与反思中成长的汉语神学);二○一五年至二○一七年多起的国际研讨工作坊的相关论文正由本所与美英知名学者进行合编,选辑为不同的期刊专号和专题丛书陆续在英语学界出版。预计在未来两年,跨学科的汉语神学将进一步与西方学界接轨,成就了汉语神学的其中要旨——促成中西方学界的对话和整合。



[i]见二○一一年秋ISCS通讯,总监的话〈为此我们锲而不舍〉:「汉语神学在面对起伏多变的学界潮流时,他还是一如既往按发展阶段循步渐进,从起步的文史哲合作学科扩展至圣经研究、宗教社会学、宗教对谈和公共神学等领域,并继续努力建设其跨学科整合的成果。」

 

[ii]见二○一二年春ISCS通讯,总监的话〈汉语神学的是与非〉:「转化性创造其重心不是『转向他式』,既不是转向西方,也不是转向千万里之外;更不是『退回旧式』,既也不是转向老祖宗,也不是转向毛泽东,转向千百年之前;而是『创造自式』,即创造一套立足于现代中国人生存发展的社会形式,肯定和吸收普世价值,又不就範某一既定的西方範式;开拓中国古代资源,又拒绝被固定为某一现有的中国模式,透过『转化性创造』,走出一条现代中国自己的路。」

 

[iii]见二○一二年秋ISCS通讯,总监的话〈跨学料、共色和本色的汉语神学〉:「汉语基督教研究正展开更为精细和专业分工,例如神学研究(爬梳基督宗教的大小传统和各自的思想流派)、《圣经》研究(原典原文的文本诠释和跨宗教的经典辩读)、文化进路(后殖民研究、女性主义和生态进路)、人类学及宗教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不同地域、民族和共同体的实证研究)、历史学(考察基督宗教不同的派别、中国基督教传播史的人物、事件、问题)、宗教对话(儒释道与耶教对话)、公共神学(对比欧洲与英美的异同)等众多研究进路。由此可见本所背负的汉语神学正步入专业化及精细化的跨学科整合之路向。」

 

同见二○一三年秋ISCS通讯,总监的话〈听其言、观其行的汉语神学〉:「我们并没有一套特定的思想体系输入中国,反之我们更重视契合中西学人在双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下进行跨学科的整合以达至『创造性的转化』,形成一个崭新的知识体系为中国学界所认受和吸收,从而丰富中国学术之多元性和回应中国现代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