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  
基督教中國化、艾香德與漢語神學

「基督教中國化」這議題自2012年起,由中國學界發端,後來延伸至教會界和政界,備受關注和討論;幾年下來,越演越烈,一時無兩。有學者指出,這議題可追朔至唐朝的景教,隨後分別在元、明、清、民初以至上世紀九十年代都曾引發討論;難怪敝所學術委員清華大學的王曉朝教授,從中國思想史的發展角度指出,基督教傳入中國延綿一千三百多年,基督教是不可能沒有被中國化的;從學理角度,近百年就曾有過不同的專有名詞而引發不同的理論探究,如本土化、本地化、在地化、本色化、處境化等;只是近幾年的議論,更多是從國家安全和宗教安全的角度考量,這也是過去少見的論述,其理論發展值得關注。

 

基督教中國化對於道風山創辦人艾香德來說,不是一個應不應該的問題,而是一個如何踐行的問題。當他在1905年於湖南溈山佛寺受特別感召要向佛教徒傳道之時,他就採用「道成肉身」的傳播方式,即是先讓自己成為一位中國佛教徒;習漢語,研佛經,住寺院,成為佛教中人。不難想象,他的工作方式對當時的西差會和佛教團體都是離經叛道,大加責難,在所難免。結果,他在1926年被勸退離開屬會,自立門戶。當他四面受敵但依然故我,堅持以佛家的言語和宗教經驗來論述耶穌的福音,因為他堅信聖言-道必須成為肉身,並且這成為肉身的道就是終極者-上帝。這上帝又是風,隨意而吹,無人參透。艾香德認信的這起「三一神觀」源自《約翰福音》,今天這起神學論述以漢語牌匾列示於道風山聖殿之中:正中高掛橫匾「道成肉身」,右直匾「道與上帝同在」,左直匾「風隨意思而吹」。

 

另一有趣現象:艾香德自1903年來華傳教,1953年安息於香港道風山。半個世紀以來,他經歷當代中國多起的歴史/政治大事,如1912年晚清終結和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1913年袁世凱任正式大總統,1916至1930年軍閥割據,1922至1927年非基督教運動,1941至1945年香港淪陷等。面對風雲多變的政局,不論是他的著作或日記,他從不談致治,只是埋頭鑽研經書,不斷在南京的景風山、杭州的天風山、上海的靈風山和香港的道風山踐行聖言如何成為中國這起肉身。如同其他西教士一樣,當他飽讀中國經書後,在晚年的歲月,他迻譯老子的道德經為挪威文,向北歐介紹中國文化,成為中學西進的推手之一。當我們着墨於宗教安全之際,艾香德和其他西教士曾努力過的這起純粹的基督教中國化,值得我們細嚼。

 

基督教中國化對於漢語基督教研究/漢語神學來說,這也不是一個應不應該的問題,而是一個如何踐行的問題。從一開始,漢語神學的起點是自發於人文學界,因此我們並不從屬任何特定的信仰群體。我們的動機是知性的追尋,但尊重個體學人的信仰自由。我們強調以漢語作為論述載體,挖掘漢語的內在資源的文化、歴史和生存經驗以詮釋基督宗教的思想;同時也強調基督宗教的思想資源和神學傳統是源於猶太教,延至猶太基督教、東方諸教會、天主教、東正教和基督新教,因此基督宗教是多元的、東西方的、中外的和普世的。當多元的基督宗教思想遇上多元的中國學統——儒道佛、馬克斯思想和當代思潮,在人文學界的語境下,此聖言必然成為中國學術傳統的組成部分。因此漢語神學一定是中國化的,同時也是普世的和國際化的。